发布日期:2024-10-14 12:59 点击次数:115
图片
沈周《紫桑招隐图》纸本 卷 设色
17.4x76厘米
印第安纳波利斯艺术博物馆藏
晋安帝义熙元年(公元405年),41岁的陶渊明诀别官场,从29岁到41岁,时仕时隐,最终在41岁这一年,决定彻底归隐,并写文为证,此文就是《归去来兮辞》。
此文一出,搅动了千年文人心,就是那颗出世归隐之心。
1427年,长洲,也就是今苏州,一个小孩出生,他叫沈周,是众多陶渊明的知音中的一个。
沈周这个家族,是一个崇尚归隐的家族,都喜欢陶渊明。历代,陶渊明之友很多,其实大家也是庄子之友。
爱山川,喜江湖,隐于山水之间。
归去来兮,田园将芜胡不归?既自以心为形役,奚惆怅而独悲?悟已往之不谏,知来者之可追。实迷途其未远,觉今是而昨非。舟遥遥以轻飏,风飘飘而吹衣。问征夫以前路,恨晨光之熹微。
这一声声的田园的召唤,家园的召唤,山水的召唤,内在性灵的召唤,不知打动了多少人的心啊!
图片
沈周要想着千年前的知音人,画出了这幅画。这是典型的粗沈风格,简静的画面,披麻皴的山峰,近水远山皆有情。
柴桑,古柴桑县城,今江西九江市。柴桑开发历史较早。夏、商时期,柴桑属荆、扬二州之域,春秋时柴桑属吴之西境,楚之东境,因而有“吴头楚尾”之称。公元前221年,秦始皇统一中国后,把全国划为36郡,设有九江郡。此后九江又有柴桑、浔阳、汝南、湓城、德化等古称,但主要以九江、柴桑、浔阳、江洲著称于世。西汉时,九江始建县,称柴桑。
在这片山山水水,留下了太多的故事。陶渊明的一生就在这里。白居易生命中灰暗的几年也在这里,却也留下了不朽的诗文。黄庭坚,诗书双绝,并开创江西诗派。
而今天这幅画的作者,沈周,他精神上慕陶渊明,诗效白居易,书法私淑黄庭坚,不得不说,这是一种奇妙的缘分。
图片
沈周与这些古贤不同的是,他没有做过官。有机会做官,他拒绝了。他一直安于这种半隐居的生活。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,在他这里只做到一半,修身齐家。
他亦有济世之心,但他并不认可只有入仕一途。他的诗书画创作,他的文艺生活,同样给身边人,和后世以恒久的价值。
图片
这是典型的黄公望式的山石平台和披麻皴,一静一动,阴阳相济。
图片
我们看到了陶渊明先生门前的柳树。虽然对不上“五柳”。
柳叶落尽,红叶满树。
“仲秋至冬,在官八十余日。因事顺心,命篇曰《归去来兮》。乙巳岁十一月也。
”此时已经入冬。
整篇归去来兮辞,写得没有一丝寒气,有着春日的欣喜与生机。
图片
石田先生的画,也是平和而温暖。船靠近家门了。
乃瞻衡宇,载欣载奔。僮仆欢迎,稚子候门。三径就荒,松菊犹存。
终于回来了,回到了自己的家园。
图片
悦亲戚之情话,乐琴书以消忧。
隐居田园的生活简单,辛苦,却也温馨,过自己喜欢的生活。
后期的沈周,家道衰落,他不改其志。
结庐在人境,而无车马喧。问君何能尔?心远地自偏。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山气日夕佳,飞鸟相与还。此中有真意,欲辨已忘言。
与陶渊明一样,沈周也是“结庐在人境,而无车马喧”,同样的心境“问君何能尔?心远地自偏”。沈周也是游游林泉,写诗作画,与友畅游,“此中有真意,欲辨已忘言”。
好,到这里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上一篇:【我为你唱一首歌】松花江上
下一篇:没有了